,外貌小谨,巧言令色,妒善嫉贤,所欲进,则明其美、隐其恶,所欲退,则明其过、匿其美,使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
“四曰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内离骨肉之亲,外构朝廷之乱,如此者,谗臣也。”
“五曰专权擅势,以轻为重,私门成党,以富其家,擅矫主命,以自贵显,如此者,贼臣也。”
“六曰谄主以佞邪,陷主于不义,朋党比周,以蔽主明,使白黑无别,是非无间,使主恶布于境内,闻于四邻,如此者,亡国之臣也。是谓六邪。贤臣处六正之道,不行六邪之术,故上安而下治。生则见乐,死则见思,此人臣之术也。”
《礼记》言:“权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奸诈。然则臣之情伪,知之不难矣。又设礼以待之,执法以御之,为善者蒙赏,为恶者受罚,安敢不企及乎?安敢不尽力乎?”
“今我大秦,正是百乱初定之时,国家思欲进忠良,得此忠,贞,直,巨之良臣,退不肖,当行此科举之事也。”
国家想得贤良,六正六邪之选材准则,只为其一,天无好日,地无完人,有所谓人生于世者,必分三六九等矣。
上三等为卿,中三等为吏,下三等为民。此乃天定,而如何去斟别于其中的贤才美质,光靠以名望而行举荐之制,显然是不可行的。
所以,李显很明智的采取了这个科举制度。
而如今,借着这般一个机会,向这一帮大秦国之柱石们畅谈这治政选才之基础,以解一惑也。
“谢大王解我等迷惑。”厢房内,吕不韦,李斯,百里奚,6准等人,皆是当朝三省六部之主官,此刻,听得李显这一般细细的把个其中道来,只觉以往的一些模糊不清,似是而非之处,此刻,确是感觉豁然开朗,治政之道,养抚爱民之道,罹才之道,用才之道,御下之道,等等等等,此刻,在他们心中,确是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