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的大概只有一半──不是一团队伍人员可以成功回来一半,而是两团出去,只有一团能侥倖归来。
由于死者不会说话,被「灭团」的一方到底是碰上魔物还是魔族,便不得而知。
说来讽刺,相比与採药与盗猎,「走私」曾是获利最高而风险相对最低的财路。
大鉳綵圣教王国主要有两项维持国本的特產:蔗糖及海盐。前者为王国在海外带来丰厚的利润,而后者除了是民生必需品外,也是越深入山区越稀罕的物资──物以稀为贵,从海港运盐到内地村庄转卖的行商便能轻松发大财,于是不意外地,盐被列入了王室专卖的货物清单。不过,民间小规模的自製海盐、小额交易,王室也是睁一隻眼闭一隻眼,比如让军队与「讨伐队」带上海盐,就相当于给予他们一种「可食用的货币」。三盎士的海盐在最靠近欧露穆柴的村落差不多能交换五、六颗鸡蛋,或是一隻已经无法生蛋的老母鸡。
──如果在靠近山林的村落,就能以物易物换取高报酬,那么倘若拿到深山里跟魔族交易呢?
这个念头一动,走私贩便诞生了。
他们会在王国内採买各式各样的糖、盐、乾海產、铁製的锅碗瓢盆等工具,按照上一位走私贩──通常是家族代代相传──所留下的记号,穿越危机四伏的山林,与魔族接触。依据现有的情报,魔族并不使用货币:当然,即便有,也跟王国通行的杜里特铜币、史鐸弗银币等钱币无法匯兑。走私贩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主要是想从魔族手中获取的有两项物品:魔族特有的编织布料,以及据称蕴藏「魔力」的「魔石」──通常被魔族製作成项鍊、耳环、手鐲等饰品。
根据「开元至圣」、初代太殿大祭酒受「十二眾神」啟示的圣教教义,虽然每个人都与生俱有「圣力」,但并非人人都能啟发出「圣法」:希望得到眾神开示、发挥出体内的「圣法」,唯一途径是进入「圣庙」修行;在圣庙中不仅是修练圣法及熟读教义,还包括学习文字、算数、基本常识与礼仪等等,掌握作为商业立国的大鉳綵圣教王国岛民的生活必要技能。
其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