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官职权力,它才会被人们所追逐,才能长久的被人们所重视,比如,前隋后期开始的科举,只有学好了经学的人,才能参加,其中之后,就能做高官,而当时朝堂上的大官,也都是经学世家子弟,大家的眼里,除了经学,就没有其它学问,这就是权力和利益,带给经学的加成,而现实生活中,那些经学,真的适合用来治国吗?
&esp;&esp;未必。
&esp;&esp;现在的朝堂上,就有大批的官员,他们不通经学,掌握的是农工商行业的知识,事实证明,他们对于一个国家的帮助,不比那些只会经学的家伙小。
&esp;&esp;可是他们的地位,却仍然低那些学经学出身的官员一头,因为,经学是国家的主体教学内容,国子监的祭酒是大唐教育体系的最高官员,而咱们农学院,如果连大唐官方的教育体系都不能纳入,那么出来的子弟,地位必然会比较低下,久而久之,就不会被别人重视了,毕竟,大多数读书学知识的人,都是抱着追求名利的心思的。”
&esp;&esp;“大哥你想的可真远。”
&esp;&esp;“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哥我别的事情不会想多,关于农学方面的事情,还是要多考虑考虑的。”
&esp;&esp;孙小妹理解的点了点头道,“嗯,那我就把你的意思,告诉二哥吧!对了,百姓们这几天都在问,咱们的民学课什么时候再开。”
&esp;&esp;孙享福答道,“现在最忙的时候差不多过去了,北方的工人也不在这边,大家的生意应该不忙,让张轲通知各垸,最好连纪南县和钟祥县也通知上,咱们的民学课的时间在夏日会加长,每天太阳热辣,不适合劳作的时候,便开讲,直到正午,下午再讲一个半时辰的课,直到秋收为止。”
&esp;&esp;“这样一天讲两三个时辰,大哥你岂不是很累?”
&esp;&esp;“谁说就我一个人讲了,你们几个也要上讲台,西域引进过来的这些蔬菜,你们要一样一样的给百姓们讲到,每一个种类讲三遍,几个月也讲不完,以后,我就做一些总结发言和疑难解答方面的事情。”
&esp;&esp;“还有钓鱼的事情是吧!大哥你现在就剩下一张嘴了。”孙小妹朝孙享福飞了一个白眼道。
&esp;&esp;她这个表情倒是让孙享福有些意外了,以前他这个妹妹可是文静的学霸型,突然转到可爱俏皮少女风,倒是让他有些不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