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
&esp;&esp;当然,还不只是这一个项目,韦氏虽然将制盐秘方交给了朝廷,但是他们毕竟是做了五六年盐生意的熟手,对于所有的制作工艺,销售途径,都是最熟门熟路的,所以,他们一路从辽东半岛,卑沙,山东的登州,莱州,往东南,到明州,泉州再到岭南道,整个大唐本土沿海过万里海岸线,十几个州,三十多个县,与当地官府和百姓合作,开发盐厂。
&esp;&esp;也就是说,韦氏虽然将制盐的方子交给了朝廷,但是,未来,他们依然能在这个产业上面,占据大头,而也因为韦氏的大举扩张,大多数族内旁支子弟,在韦氏集团的各个子公司中,担任了管事经营者的职位,而拿到非常不错的薪酬。
&esp;&esp;这就更加让其它家族,人数居于多数的旁支系子弟眼馋了,只要不是傻子,都看的出来,家族这样改制之后,能够爆发出多大的力量,所以,朝廷什么都不用做,他们自己,就在家族里闹了起来。
&esp;&esp;而当这些家族的当权者搞清楚了韦氏为什么能够这么快速,且毫无阻碍的扩张之后,他们再也坐不住了,虽然那些合作产业的大部分盈利要用于当地百姓的福利,但他们仍然是小有赚头的,而且,能扩大他们家族的影响力,所以,世家改革的浪潮,变的谁也阻止不了了。
&esp;&esp;“正明兄果然大才,难怪我大哥和二哥,都不是你的对手。”九垸县,民学课放学之后,王旭亲自去将孙享福请到了九垸县新开的一间酒馆之中,相对而坐之后,王旭一边给孙享福倒茶,一边道。
&esp;&esp;“不是我有多聪明,是他们没有选对路,这个世界上,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站在人民的一边,才是永远都不会败的。就算是做皇帝都是如此,何况是你们这些士族。”
&esp;&esp;“没有足够的智慧,又怎么能悟的透这么深刻的道理呢!所以,我说正明兄大才,是一点也没错的,今日请正明兄来,只想请教一下,我王家的路在何方?”
&esp;&esp;孙享福闻言,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王旭,答道,“路,它一直就在脚下,顺着路走,你就能走的又快又稳,反之,则是困难,其实啊!你问的,不应该是路的问题,而是方向的问题,你王家的方向究竟在哪里?”
&esp;&esp;这个问题,王旭还真不好回答孙享福,说白了,他们王家,就是拥有了顶尖的富贵,却还不知足,这和登上了皇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