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p;&esp;类似的简单的科学技术,已经大量的应用在了大唐百姓的生活当中,以往的时候,住在渭南的那些高层建筑上的居民,都需要用煤炉子烧水使用,现在却不用了,各家的阳台上,一排排这样的铁锅子,帮他们节省了许多燃煤的消费不说,用水也更加干净,没有那股子煤味了。
&esp;&esp;可不要担心大唐的铁产量不足,各个在地方上搞开发的产业做起来之后,大唐的矿物产出,翻了三倍不止,还在不断增加,光是供给现有的三千多万人,铁器基本可以随便造,这也是为什么孙享福敢推动百姓住楼房的原因,长孙无忌在江陵城修建那么多大楼,就从来没见缺过钢筋铁料啥的。
&esp;&esp;“杨敏是吧!我记得你是老杨的侄儿,其实,这次我只是随便到岭南走走,你不用亲自送我。”孙享福拍了拍给自己介绍船上情况的那个壮汉的肩膀道。
&esp;&esp;他口中的老杨,自然是当年到小河集卖船,被孙享福看中,最后,成了大唐造船行业,跺一跺脚,都要抖三抖的,渭南造船厂董事长兼总工程师杨顺水。
&esp;&esp;“要的,要的,海上行船,就没有十成十的安全可言,还是我亲自开船比较放心一些,另外,您如果对船的设计改造有什么意见,我也好及时统计起来,下一轮设计新船的时候,做出调整。”杨敏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道。
&esp;&esp;看他这一身黝黑的皮肤就知道,他可没少在海上跑,杭州湾的船厂专门负责制造海船,各种试验,是免不了的。
&esp;&esp;“这艘新船的抗风险能力达到了几成?”
&esp;&esp;所谓的抗风险能力,由两种因素形成,一种是船本身的,一种是船员给它的加成,如果船造的跟后世的航空母舰一样,那么他在海上的安全性,就高达九成九以上,它几乎能规避所有除地震海啸这样的天灾之外的所有风险。
&esp;&esp;当然,以当下的这个时代的技术,那是不可能的,到目前为止,就没有孙享福认为安全系数超过了六成以上的船,如果加上经验丰富的船长和海员对于海上一些常见危险的规避,能够达到七八成,已经是难得的好船了。
&esp;&esp;目前,也就只有远洋探索船队那帮在海上跑了七八年的海员,驾驶那些包钢船的时候,能够达到这种程度,也就是说,十次超过十天以上的航行中,他们只能保障七八次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