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上拿着望远镜看着他们的人们看在了眼里,没有人会嘲笑他们这些大男人眼泪婆娑哭鼻子的样子,有的,只是心酸。
&esp;&esp;已经正式接任了冯盎岭南道大总管职务的李泰,现在是在场官爵最高的人,所以,他站在了迎接队伍的正中间,冯盎在他的左边,孙享福在他的右边,武士彟,冯智戣等,按照官职级别,在他们两人的身边排开,这样的迎接仪式,显得很正式,很庄重。
&esp;&esp;而随着船队慢慢的向码头边靠拢过来,孙享福也给李泰提醒道,“他们都是于国有大功的英雄,烈士,所以,你应该代表大唐,给那些客死异乡的英烈们,足够的礼遇和尊重。”
&esp;&esp;李泰问道,“请问孙师我具体应该怎么做?”
&esp;&esp;孙享福答道,“为所有活着的船员,最高规格的奏报请功,为所有死去的探海烈士们,修建烈士陵园,作传,立碑,定期祭拜,永世享受后人瞻仰。”
&esp;&esp;如果说是过往的李泰,他不会觉得这有什么,但是在山南道种了三年水稻的他,对于农作物的重要性,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这些人若是真的给大唐的农业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那么,他们的功绩,肯定会被史书大书特书,如果在这件事的后续处理上做好了,李泰自己,也能沾上他们不少的光,所以,对于孙享福提出来的这点,他是举双手赞成的。
&esp;&esp;李泰点了点头,语气诚恳的道,“我知道怎么做了。”
&esp;&esp;看到他这个态度,孙享福知道,他是真的懂得这么做的意义了,大唐需要更多的人跨出勇敢的一步,来对各种未知进行探索,用荣誉,可以给他们一定的激励作用,今日确实牺牲了三百多条生命,但由于他们的作为,可能拯救了未来三百万,三千万,多到数都数不清的生命。
&esp;&esp;“哐当······”
&esp;&esp;船舷终于靠岸停稳,一队队船员,在赵龙的带领下,从放下的跳板上走下来,首先下来的,都是抱着骨灰盒子的船员,从李泰开始,所有欢迎他们的人,都用手抚摸过那些骨灰盒之后,说了一句‘欢迎回家’,然后,与抱着盒子的人,来一个大拥抱。
&esp;&esp;这样的仪式,沉重,而又热烈,待得三百多个抱着骨灰盒的船员,在码头上列队了之后,李泰,就代表朝廷,作出了讲话,向朝廷报捷请功这样的事情,其实大家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