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丽江石鼓镇往上游段落,到了大理宾川县往下游段,水流已经十分平缓,非常适合行船,只要对水道稍微进行一些梳理,沿江而上能够到蜀中的船只,基本都能够到这里,而只要解决了船运的问题,那么,整个地方就被盘活了。
&esp;&esp;“还有呢?”舍龙就是再傻,也知道孙享福这些建议,都是金玉之言,能够对云南之地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帮助,顿时有些迫不及待的道。
&esp;&esp;“还有就是继续修通能够连通蜀中官道的水泥路,并且,不能单向修,让蜀中也开始动起来,向你们这边修,他们那边接受各种工具,建材物资等,比你们方便一些,修起来,肯定比你们轻松一些。”孙享福答道。
&esp;&esp;“这就没了?”好办法舍龙自然是巴不得多听一些的,见孙享福停住了话头,他一脸失望之色道。
&esp;&esp;孙享福笑了笑道,“以你们这边现在的生产力,目前能做到这两件事,就已经不错了,其实,你更加需要做的,是帮助你治下的百姓,开发田地,学习农耕,扩大产出,不管这个道路有多方便,没有足够的可持续产出,也是枉然,靠自然资源,只能渡过一时的困难而已,当它用尽的时候,谁会愿意白白的给你们提供粮食?
&esp;&esp;往后啊!随着你们这边的人口不断的发展壮大,你们的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也会越来越快,问题就会变的越来越急迫。
&esp;&esp;而且,你的目标,也不应该只是让每个人有的吃,有的穿,就完事了,应该定的更高一些,至少让所有的人,像关中,山南道地区的百姓一样富裕,才是正理。”
&esp;&esp;云南之地有很多自然资源,但是这些自然资源生长起来,是需要时间的,它的生长速度远比人的繁殖消耗速度要慢的多,如果,百姓们都指着这些野生的药材,茶叶,或者开发一点,就会少一点的矿产资源来生活的话。那么,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到尽头的。
&esp;&esp;而且,靠这些东西,也只是让他们勉强过活,比原先靠狩猎度日的生活要好一些而已。
&esp;&esp;扩大农业生产,才是他们活下去,富裕起来的基础,有了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再加上自然资源的加成,他们是不难实现富裕的。
&esp;&esp;“可是,如果我们不加紧着手建城,等运动大会召开的时候,城池还没有修建好,我怎么跟陛下交待?”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