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很快,苏定方和上官仪
', ' ')('\n
便到了车队之前,一番见礼之后,苏定方率先道,“咱们辽东的百姓,可算把您给盼来了。”
&esp;&esp;“是么,这可是证明你们的差事做的不够好啊!百姓们要是富裕安康了,就不会那么期盼我来了。”孙享福笑着开了句玩笑道。
&esp;&esp;被他这么一说,苏定方略微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辽东之地别说跟关中,山南道比了,就是跟北地的定襄道和河北道比,也有着巨大差距,尤其是室韦,契丹,靺鞨,扶余等几个以渔猎为生的部落所在的地盘,非常拖后腿,导致安东大都护府空有辽阔的地盘和两百多万户人口,给朝廷贡献的税收,却是排在最末几名。
&esp;&esp;当然,究其原因,就是李世民拿下高句丽和整个半岛之后,把开发程度较高的辽阳,到卑沙一带最富裕的几个州,全部都划到了河北道,并且把产出能力较强的百姓,迁了很多到关中和山南道。
&esp;&esp;而现有的地盘,由于百姓们处于农耕,和渔猎这种比较原始的生活状态,商业没有兴起,自然是无法创造税收了,要知道,大唐已经将农牧税收全部免除了,整个黑水都护府和东夷都护府地界,一年都收不来几万贯的商税,还不如山南道垸田区的一个县呢!
&esp;&esp;也就从延津城往朝鲜半岛几个人口相对密集一些城池,商业方面勉强过的去,因为他们汉化程度比较高,平壤,汉城,熊津,金州等地,甚至有堪比大唐本土州县的文化程度和耕种水平,毕竟,这些地方进入封建统治时期,已有六七百年了。
&esp;&esp;听孙享福这么打趣,上官仪却是开口为苏定方辩解道,“邹公与苏将军都是武官,于民政,能做到现在的程度,已是不易,下官上任了之后才知道,他们在民政方面,还是有颇多建树的。
&esp;&esp;现在,咱们官府与当地的百姓相处的已经十分融洽,百姓甚至以身唐人为傲,很多地方,已经落实了新农村建设,推广农业技术,已全无阻碍。”
&esp;&esp;“是么,那咱们也别让百姓久等了,打个招呼之后,让他们快些回家忙活春耕吧!”孙享福笑呵呵说着,张轲领会了他的意思,便让整个车队走快些,不一会,便到了城下。
&esp;&esp;“有劳诸位父老乡亲前来相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