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但它的活动舵却造的非常大,使其的转向非常灵活,在蒸汽机组安装完之后,他将是这艘船的驾驶员。
&esp;&esp;不多时,抽水的那台蒸汽机,就被大家停了下来,李承乾和长孙皇后也回到了大船上,看着他们完全看不懂的三气缸蒸汽机组装。
&esp;&esp;这玩意同样已经在实验室里,进行过理论验证,但真的将其装置在船上,连上船轴,带动螺旋桨的高速转动,其技术难度比抽水机高的多,在动力测试和安全上面,还需得实际试验过之后才能知道,就目前这个工作模型机来说,其整体,都是暴露在外的,经不起太大颠簸或者撞击的,当然,这也是为了方便研究组的人观察调整。
&esp;&esp;“好了,除了驾驶员和动力研究组的人留在船上之外,其余的人,上大船观察。”
&esp;&esp;组装完毕,研究组的组长马赛下了命令,研究组成员纷纷上了大船,李承乾也是十分兴奋的与他们站成一排,看着装着发动的小船,问道,“这个实验如果成功,那么,今后咱们的船,一天可以走多少里?”
&esp;&esp;制作组的于杰便答道,“得看功率多大蒸汽机,配重量多大的船了,如果用这个三缸蒸汽机,配这个载重不到五十石的轻便木船的话,只怕会很快,理论上,一个时辰,至少上百里。”
&esp;&esp;“一个时辰上百里?”李承乾惊讶的张大了嘴巴道。
&esp;&esp;在十八世中期,我国的一位造船名家徐寿,在安庆制造局,制造了一艘名为‘黄鹄’号的蒸汽轮船,它长55尺长,排水为25吨,也就是五万斤,约四百石载重,它在长江里试航的航速是每小时25里,一个时辰,就是五十里。
&esp;&esp;而用作试验的这艘木船,别说四百石重量,就是加上上面乘坐的几个人,也不过一千多斤左右,十几石而已,而它所使用的三气缸蒸汽机,虽然不是很大,但动力,应该不比清朝时期的单缸蒸汽机差,用来推动这么轻便的船只,只怕会跑的飞起。
&esp;&esp;果然,在蒸汽机点火,开始轰鸣之后,船就快速的向前推进了,即便是逆水航行,速度也完全不下于战马奔驰,一个时辰,绝对能开出百里去。
&esp;&esp;“快,调整动力伐,动力太强了,船身不稳。”抓着船舵,感受到它像飞艇一般,在水面上飞驰的宋小鱼大喊道。
&esp;&e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