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工,商,医各有七八百人,文工团两千余人,农学生以及熟手农夫三千余人,再加上到了边境之后,会加入团队的三千护卫军,总人数过万。
&esp;&esp;除此之外,就本次出使,想要达成的预期目标,大臣们也在朝堂上各抒己见,总体意思,就是在达到文化宣传的目的的同时,为各个行业团体,谋一些利益。
&esp;&esp;比如,在两国开设汉语培训学院,工厂,商铺,以及收费的高端医院等,这些,看似可以提升他们的需求,但却会加速他们的资金流向大唐的机构。
&esp;&esp;散朝后,孙享福毫无意外的被李世民请到了御书房中。
&esp;&esp;“对于明年的拜占庭之行,你有把握吗?”在沙发上坐定了之后,李世民也没有跟孙享福客气,直接开口问道。
&esp;&esp;“希拉克略此人,跟我还算是有些交情,而且,我此去,是确确实实教他们种田,扩大生产的,所以,他没有什么理由对我不利,就是文化宣传这一块,臣的把握不太大,您知道的,越是往西,他们从小接受的语法,与我们几乎是完全相反,虽然他们确实是想学习农学技术,但估计也只会派少量懂得汉语汉字的人学习,然后翻译成他们的文字之后,再向大众传播。”孙享福如实道。
&esp;&esp;李世民笑了笑道,“这个没关系,你只管用汉语教学就是了,等他们发现跟咱们种出来的产量还是有差距的时候,就会自己去找原因,找着找着,就会找到文字理解上来,这个,朕自有安排。”
&esp;&esp;说到这个,孙享福就不得不佩服马周,唐奉义他们两人了,居然将拜占庭和大食等国的一大半留学生,发展成了自己人,当年的一次出手,便将他们各国引入了欠债的道路上。
&esp;&esp;现在,这么多年过去,这些被收买的留学生的人数规模不知道扩大了多少倍,再出手的话,估计效果会更大,毕竟,自私自利的人,在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是最多的,而大唐这个金主,太财大气粗了。
&esp;&esp;“如此,臣的整个差事就轻松多了。”孙享福心里稍微一松道。
&esp;&esp;“也不轻松,毕竟,这一去,最少也是五六年时光不得归家,人生,可没有多少个五六年。”李世民有些感叹道。
&esp;&esp;当想年初见时,孙享福不过是个十七八岁的一个毛头小伙子,现在,却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