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队列已经散掉,纷纷往前挤的百姓,希拉克略有些不好意思道。
&esp;&esp;同样是一个大帝国,大唐的财大气粗,甚至让他感觉到自卑,他却不知道,在安西三十六州之地被大唐接手之后,早就发展起了很多果园,这些糖果是就地制作出来的,走船运快速抵达君士坦丁堡,可没有之前那么高的成本,一贯钱至少可以买五六斤。
&esp;&esp;而这些向使团伸手,吃到了糖果的百姓,心里一定会种下一颗大唐人真好的种子,这对大唐的意义来说,可比花几十万贯钱要大的多。
&esp;&esp;孙享福一边笑着朝道路两旁的百姓挥手,一边接过话道,“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大唐皇帝陛下的意愿,从来都是让天下的百姓们过的更好一些,不管是加入,还是没有加入我们大唐的,都是如此。
&esp;&esp;所以,才派了我来帮你们发展农业种植产业,期望能使你们国内的民众,也能有吃不完的粮食,吃不完的糖果,过上更好的日子。”
&esp;&esp;说到这个,即便是希拉克略这样早已经对于大唐升起戒备之心的人,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大唐确实做到他们所说的,给每一个并入的王国的百姓,分配田地房屋产业,做公共基础建设,使当地的百姓,快速的过上好日子。
&esp;&esp;那些新并入的地区的百姓,只需要听从官府的安排,日子就会过的越来越好,而当这种情况,成为了所有人的一种共同认知的时候,那些原本属于各个国家的百姓,都会很主动,很自觉的配合大唐官府的安排,这就使得,官府的安民工作,更加的顺畅,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esp;&esp;而且,这些东西,是希拉克略模仿不来的,因为,他们没有科学技术,没有各个方面有能力的人才,人家大唐官府的各个部门都配制了相当齐全,专业的官员。
&esp;&esp;比如管工程的官员,肯定工学院毕业的,他知道大多数工程该怎么干,知道怎么带领百姓把活干的即漂亮,又轻松。
&esp;&esp;管农业的官员,则是出自农学院,人家只需要将治下的土地勘察一遍,就知道那些土地种什么作物会高产,那些土地适合种植,那些不适合种植。
&esp;&esp;而他们把这些统计的情况上报给县令,或者州刺史之后,很快,便会纳入建立城池和村寨建设的统筹之中,当最终城市和村镇是依靠着这些容易产出的上好土地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