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延续,这也是一门大学问,当真正把各方面数据统计出来,让整个国家的供给层,不出现断裂的时候,那么整个国家的发展就稳了。
&esp;&esp;这都是一些后世的管理科学,在这个时期,能考虑到这方面的人很少,古代社会,往往会因为没有这样的规划,一个朝代,到了中后期,土地兼并会日趋严重,人口繁衍又扩大,导致老百姓没有足够养活自己的耕地,再出现点灾荒,大家没有饭吃的时候,不往死里造反才怪。
&esp;&esp;“正明具体有什么想法么?”天色虽然已经不早了,但感觉自己在跟孙享福的交谈中,仍然有很多收获的李世民继续问道。
&esp;&esp;孙享福几乎没怎么想,就答道,“将各州道,按照一定的地域风俗,人口数量,划分成为行省,由政事堂,细化的管理各行省事务,会比较妥当些。
&esp;&esp;就目前咱们设立的州道而言,大多都可以拆开划分为三到四个省,平均五六州,就可以划为一个省,全国算下来,差不多可以划为近百个省,这样重新一拟定,就可以给下面的人,很多上升的通道。
&esp;&esp;另外,政事堂和十部也要扩大,左右仆射和几个平章事,管理全国这么大的范围,光是各方面数据过一遍,都得十天半个月的,您觉这样管,能有效率吗?”
&esp;&esp;孙享福说到这个,李世民也是连连点头,李承乾已经不止一次的给他抱怨了,国家太大,政务太繁忙了,大唐现在的版图,是贞观元年的好几倍大,人口,更是达到了一亿一千多万,光是把八百多个州的州刺史名单给你念一遍,那都得半个小时以上。
&esp;&esp;吏部的官员,往往用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将五千多个县的县令的政绩考评报告交出来,其它诸如户部,财部,等等等等每个部门,无一不是这样,可以说,治理难的问题,已经在各个方面暴露了出来。
&esp;&esp;如果还采用原来的那套官制,是绝对不可行的了。
&esp;&esp;“正明以为,该当如何改革?”对于整个朝廷制度大改,可不是小事情,李世民很是谨慎的问道。
&esp;&esp;孙享福想了想道,“其实也不难,像政事堂的平章事,咱们完全可以给他弄个十个出来,而且,不需要明文限定人数。
&esp;&esp;十部的侍郎,也不要只设左右两个了,根据实际需求,五个人能满足需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