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着认真的探询。
“我能!”林薇立刻回答,语气斩钉截铁。她几乎要脱口而出“我不端着我什么都能适应”。但潜台词她听懂了:他们需要的不仅是设计能力,更是一种团队“气质”的契合度。她太年轻,又出自“大公司”(虽然是被踢出来的),他们担心她不够皮实,或者沾染了大公司的“慢”和“官僚气”。
“嗯,我们保持联系。”面试结束语礼貌而模糊,小辫子主管笑容依旧,却没给她下一轮的通知日期。
走出大楼,午后的阳光依旧灼热。林薇站在路边,手机安静得像块砖。没有当场后续通知,这在面试里往往不是一个好信号。她的心一点点沉下去。不是因为经验不足,是因为太年轻、气质不符?
周五下午,她匆匆赶到另一家位于创意园区的公司——“视觉立方”。这次面谈更倾向技术考核。
一位负责资深UI的短发女设计师看了她展示的几个APP界面设计稿后,直言不讳:“林小姐,你在创意和视觉表现上确实有你的个人风格。但……”她指着其中一页布局图,“这里的交互逻辑有点想当然。用户习惯按钮在右侧,你的设计在视觉上是平衡了,但操作流是打断的。还有这渐变色的处理,看起来很美,但在低端机型上效果会大打折扣。”设计师的语气很专业,不带褒贬,却字字精准地砸在她自以为很成熟的作品上。
“我们的客户很杂,项目周期紧,很多时候要的不是炫技,而是稳定、安全、符合平台规范并且能满足多种终端适配的最优解。”短发设计师看着林薇年轻的脸庞,顿了顿,“我们团队现在更需要能快速上手、符合现有高效规范、不需要投入太多时间带教的成熟执行者。你的风格,目前看来,可能更适合一些主打创意视觉、非标平台类项目的小众团队。”
这一次,连一个“保持联系”的客气都没有。
走出创意园区,华灯初上。凉风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