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作为亲王,载洵一年之内三下江苏,实属罕见,也可见清廷已经是急昏了头了。
而此时,黄兴也积极派人联络李安生,催促李安生尽快发动,如此,革命声势将会瞬间高涨,席卷全国,此时全国已经到处出现不稳的迹象。
李安生知道,此时正是革命力量无比高涨的时期,要是他立即发动,固然会震动北方,北洋军敢不敢南下,还是个问题。
清廷固然很快就会倒台,但是,袁世凯是个什么态度,就很难摸透了。
这几天,袁世凯的电报一封接一封,两人虽然有些默契,但是到了这个关头,也很难说能不能互相信任。
李安生的宗旨是江苏新军暂时观望,不镇压两江的革命力量,也不宣布加入革命。
袁世凯知道李安生一言九鼎,但还是不敢大意,派了袁克定南下,希望能够说服李安生,支持他上台。
这个时候,老袁很能够摸的清形势,那就是,如今朝廷必须要依赖北洋军,而北洋军正好是他最大的砝码。
要是李安生站在他这边,无论是剿灭革命军,或是倒过来威逼清廷,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他当然不会为清廷尽忠,自然是要实现心中的抱负。
可是,清廷倒台,他袁世凯必定不是最大的受益者,受益者将是革命党人。
他袁世凯作为旧官僚,谁知道革命党人要建立的政权能不能容他?
他固然是看不起革命党的军事力量的,可是,他是个政治家,知道一旦清廷倒台,建立新政府,玩的就是政治,军事只能说是后盾,并非万能。
他最大的依仗是李安生,要是李安生选择坚定的支持他,那么,他或许能够对革命党人软硬兼施,执掌大权。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