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日本想要打中国的主意,就要掂量掂量自身的实力。
他也想凭着这次战争,来促进东北的重工业发展,战争有利于军事工业,能够带动整个东北倾向于重工业,虽然由于清廷的倒台,东北实现民主,大规模的改革与规划已经逐步进行,但是还不够,需要战争的刺激。
德国答应在东北与俄国的战争升级之后,提供第二笔1亿8千万金马克的贷款,提供更为坚实的工业援助。
而美国,也因为英国扶持袁世凯,而倾向于扶持东北来对抗关内。
李安生之前提出了1亿美元的贷款,美国虽然初步拒绝,但是司戴德来到买卖城,还是让他看出了玄机。
美国是在衡量东北有没有这个实力,如果东北能够取得几个战役的胜利,那么美国资本毫无疑问的不会错过这个天大的良机。
凭借着大笔的借款,东北有能力打赢这场战争,并且通过战争来促成工业体系的基础奠定。
李安生提出尽快将东北扩军到二十个镇,不是没有道理的。
目前东北军实际上控制了东三省、内外蒙古以及山西、直隶的部分土地,二十个镇其实并不算多。
将来打下远东与外东北,二十个镇的兵力还不够。
目前已经成军以及在编的九个镇,加上新军第六镇、山西的暂编第四十三镇,还有老王林的一个师兵力,李安生在黑龙江秘密编练的教导队两个师的兵力,第三十一镇到第三十六镇的编制刚好能够满足初步的二十个镇的初步需求。
这次买卖城战役的打响,使得列强各国纷纷关注着这场军事冲突的进展,李安生向美国提出继续以半贷款半援助的方式,将第三十一镇到第三十六镇编练为美械陆军,让美国方面看到了李安生的决心。
更何况,只要袁世凯识相,关内不但不会拖后腿,反而会给予方便。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