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日本当年击败俄国一样。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威胁欧俄部分,同样只能跟日本一样,放弃战争赔款。”
吴禄贞反复的分析之后,提出了与李安生不同的意见。
他固然钦佩李安生的铁血作风,但是有时候过分的激进并不是好事情,日本就是个例子。
如果坚持索要战争赔偿,只能导致战争继续下去,变成了生死之战,灭国之战。
欧俄部分远离中国,即便占据西伯利亚铁路,光是庞大的运输费用就要让人皱眉头,更何况,西伯利亚铁路这条大动脉是沙俄的禁忌,无论如何不会轻易让给中国,除非灭国。
吴禄贞有理有据,甚至拿出了日俄战争的例子,来试图说服李安生。
1904年的日俄战争历时19个月,日军参战总兵力约109万人,死亡10.6万人,伤17万余人,损失舰船91艘,军费开支17亿—18亿日元;俄军参战总兵力约120万人,伤亡、被俘约27万人,损失舰船98艘,军费开支20亿卢布。
最终,日本人力、物力消耗殆尽,无力再战;俄国国内局势日益严重,沙俄政府亦无心恋战,双方只能接受各方调停。
目前东北还没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即便能够承担目前九镇军队的作战消耗,但是想要进行进一步的动员,还是力有未逮,黑龙江兵工厂也好,奉天兵工厂也好,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东北还不是一个国家,以农业为主,财政收入还比不上1904年时的日本,拥有陆军九镇,其中有三镇兵力是刚刚组建,甚至完全没有战斗力的。
即便能够动员二十五万的符合条件的民兵参军,也没有足够的军械装备。
东北的两家大型兵工厂以及江南制造局已经是流水线,满负荷运作,加上美国的秘密军械供给协议,也只能满足目前东北九镇陆军以及李安生的秘密势力、老王林等几支铁路破袭武装,加上不超过十五万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