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司令部已同暹罗政府的高级人物——如摄政乃比里?帕依荣——建立了联系。
所以,1945年8
月16日,当曼谷广播电台以国王的名义宣布:撤销暹罗于1942年1
月对英国和美国的宣战;并表示暹罗希望恢复它与联合国家在1941年12月8
日以前的友好关系时,盟国很宽容地原谅了他们,只派驻了很少的部队进入暹罗,比起在印度支那(印度支那是指印度和中国的“结合部”,即中南半岛,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三个国家。)和印度尼西亚的类似的部队来说,这支占领军的任务是轻松的,因为它是在一个国内政治形势相对稳定的国家里执行任务。盟军对暹罗的占领似乎仅仅引起轻微的不满,而这种不满又是任何一支占领军都必然要引起的。1946年11月15日,当总数近十二万五千名的日本投降人员的最后一批被遣返回国时,盟军对暹罗的占领也就结束了。
不过,暹罗到底是宣过战的,这是个事实。所以,在与盟国签订的媾和条款里,包括了一些并不过分苛刻,但又确实是某种惩罚的内容,暹罗被迫以无偿提供大米的形式支付战争赔款。
而在暹罗,控制着大米贸易的华商却不想把一百五十万吨大米作为礼品无偿地赠送给世界谷物市场,甚至也不愿以公道的价格卖给暹罗政府;他们宁愿把大米走私到马来亚或香港,那里普遍的粮荒使得他们可以在饥民身上牟取暴利。
如果民族解放军在马来亚和暹罗边境地带能够创建根据地,就可以买到粮食,甚至可以得到一些支持他们战斗的暹罗华商的无偿援助。再往深里考虑,或许还可以建立一条经过暹罗的秘密物资通道,这对于民族解放军的长期坚持来说,是很有益处的。
暹罗本身的武装力量很弱小,多股印度支那的叛乱分子正以暹罗领土为基地劫掠老挝的村庄,并向法国人发动偷袭。即便创建根据地的设想落空,这支民族解放军也可以退入暹罗境内,得到喘息的机会。
…………………………………
“……谎言终将被揭穿,真相迟早会大白于天下。为了自由和平等而战的民族解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