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历史大势确实不是个人所能轻易撼动的。”吴铭叹息道:“不过,我们对于印尼的军事行动势在必行,而且时机已经成熟,对我们特别有利。”
吴铭所说的时机成熟是指在1950年4月13日印度尼西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首先印尼同英、美矛盾进一步加剧,印尼反帝调子逐步提高,进而发展到派遣武装人员进入北加里曼丹等地公开支持马来叛乱分子。美国为了支持马来亚,迅即将其第七舰队开入印度洋游弋,对印尼进行军事恫吓,接着宣布停止对印尼的经济援助。苏加诺总统则宣称“第七舰队吓不倒印尼”,“让你们(美国)的援助见鬼去吧!”继而接管美资企业,封闭美国新闻处,驱赶美国和平队,公开宣布退出当时美国操纵的联合国。
印尼的行动,牵涉到同马来亚的两国关系,也涉及英、美在该地区的势力范围,并未得广泛的国际同情。印尼便主要寄希望于中国的支持、援助。印尼共产党对这一斗争非常重视,积极支持。北加里曼丹的分裂势力也支持和参加了这场斗争。中国当时与美国交恶,又基于一贯支持亚非拉民族民主革命的立场,同意印尼共关于马来西亚问题的观点,支持印尼反美立场和对抗马来亚的斗争,从而使中印尼关系日益密切。双方积极扩大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并加强了军事方面的往来,中国答允向印尼无偿提供组建民兵所需之武器。中印尼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斗争中互相支持,协调行动,在国际上一时被渲染为“北京一雅加达轴心”。
至此,马来亚在对加里曼丹岛的收复战中,底气更足,更多的部队开始向印尼、马来亚边境附近集结,准备应付随时有扩大危险的战争。(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lt;a
href=<a
href= href="http://" target="_nk">http://
target=_nk><a
href=" href="http://</a>"" target="_nk" ss="linkcontent">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