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为把日本早日纳入其战略体系,更加急于对日媾和。
“对日媾和七原则”遭到苏联、中国等国反对后,美国政府为了获得其他国家的支持,采取所谓个别外交活动。从1951年1月起,杜勒斯作为美国政府对日媾和问题的总统特使,先后访问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亚等国,通过个别磋商和保证、许诺等手段获得他们的同意。
“我们国家刚刚建立,各种产业刚刚初具规模,资金、技术的缺口很大,此时反对美国,恐怕于我国的发展不利。”建设部部长高显增说道。
“发展归发展,不能因为要发展便抛弃自己的立场,变成美国的附庸。”国会议长陈嘉庚说道:“坚持独立自主,积极吸收外援,这是我们的国策,不能凡事都唯唯喏喏。”
“陈老说得对,但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将来的困难。”国防部长刘成说道:“印尼虽然与我们达成了协议,但是我们一旦失去了美国的支持,战争的威胁还是有的。”
“对于日本犯下的战争罪行,我和总统是有亲身体会的。”外交部长郑苹如说道:“对于日本人的民族性格也是有所了解,‘对日媾和七原则’一没有限制日本武装力量和禁止日本法西斯组织活动的规定;二在赔偿问题上,条约只原则性地规定日本须支付战争赔偿费,而不提具体赔偿数字,并强调日本资源不足以应付赔偿;三是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主力、也是在抗击日本侵略中付出牺牲最大的中国,却因为美国的阻挠而被粗暴地拒之门外。所以我对此和约的合法性表示怀疑,并对签订合约所造成的后果表示忧虑。”
“说实话,在座各位大多都与日本人战斗过,在马来亚的土地上华人义勇军也抛洒过无数的热血。”赵笑眉沉重的说道:“日本是战败国,如今签订这份和约确实在心理上是一种折磨,但是支持还是反对,抑或是沉默,要反对,又该如何拒绝,如何保持强硬的底线,都是需要研究讨论的。”
“伤疤,从来就没有愈合,但是我们对于那种铭心刻骨的痛楚感,反而会慢慢的以一种我们不自觉的方式麻木着。”吴铭缓缓说道:“做人要有原则,国家也应该有个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