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4年9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访问马来亚,就马、美之间的关系再次展开外交,希望重新获得马来亚政府的好感和支持。
“日本在贵国的扶持下,真是发展迅速啊!”吴铭用有些嘲笑的口吻对杜勒斯说道:“据我们的情报显示,到1956年,除‘外贸’一项,日本的经济指标将基本达到或超过了战前最高水平。一个战败国的发展超过很多象我们这样的战胜国,贵国的能力还真是不小。”
“不,不,总统所说有些不准确。”杜勒斯轻轻摇了摇头,“由于贵国在马六甲海峡实施对日封锁,使日本经济的发展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而贵国的成绩也非常让人感到惊讶。贵国政府所采取的对企业设备实行特别折旧制度(马来亚政府规定,企业购入新设备的当年就可以提取相当设备价格
50%的折旧费,从利润总额中扣除,不须纳税。在政府的鼓励下,各企业竞相增加投资,更新设备)非常具有创造性,加速设备更新,扩大资本积累的速度。而且自从贵国于1951年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后,贵国企业利用外资,进口设备也逐渐增多。据我们的统计显示,贵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已经提高了32%,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10.3%。而且我国政府一直对贵国的发展竭尽所能,就地域、资源和发展后劲来说,贵国想超越日本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而且朝鲜战争促使西方各国扩军备战升级,掀起了一股采购物资热,贵国自1950年以来由于市场萧条积压下来的近300亿美元货物随之倾销殆尽。轻纺工业因为得到大量订货迅速恢复发展;钢铁、机械、水泥等行业的生产也有大幅度增长。”杜勒斯显得比较诚恳的继续说道:“随着新加坡造船厂的竣工,贵国的发展潜力要大大强于日本。”
“国务卿先生倒是了解得不少。”赵笑眉在旁接口道:“可您知道我国由于反对《旧金山和约》,在马六甲海峡对日本实施制裁,损失了多少?看着昔日的侵略者不仅没有受到严厉的惩罚,却在迅速崛起,我们的正义感和民族感情又受到了多大的伤害?”
“日本的崛起将对东亚共产主义扩张起到重大的作用,而且我国再三郑重承诺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