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慕尼黑:冰火间的砝码
训练馆的空气里,芬恩击球时那生涩的“人”气——失误后的皱眉、对刁钻球的低咒、偶尔粗暴的搏杀尝试——如同投入林峰冰封心湖的石子,激起名为“希望”的涟漪。裂痕在光滑石壳上蔓延。
“芬恩!保持住!别管那些数字!”林峰的声音依旧冷硬,但底下压着一丝罕见的激动。他像修复一件刚出土的脆弱瓷器,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然而,世乒赛5个月的倒计时,如同烧红的铁块压在林峰紧绷的神经上。更沉重的压力来自德国队内部无形的砝码倾斜。
“林,”施耐德的烟斗烟雾浓得化不开,语气凝重,“改变在发生,很好。但这是蹒跚学步!世乒赛的压力会碾碎未成熟的果实!这是他第一次!他需要时间适应‘混乱’,找到平衡!你不能用你和林海的标尺量他!”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而且…上面(意指德国乒协高层)的耐心快耗尽了。资源…会更集中地压在马克身上。芬恩…他们只希望他稳定发挥,不拖后腿。”
林峰猛地转身,冰封的眼底燃着火焰,那火焰里是保守者对失控的警惕与对时间匮乏的焦虑交织的焦灼,更有一种不被理解的执拗:“马克是马克!芬恩是芬恩!德国队要的是团体胜利,不是单打独斗!我要的不是芬恩‘不拖后腿’!”
他的声音带着被质疑的冷厉,“我要他成为另一个尖刀!第一次参赛又怎样?”
那份源于自身辉煌的骄傲和对自身路径的笃定喷薄而出,“我和林海第一次大赛就决赛相遇!骨子里的东西骗不了人!芬恩现在好不容易有了火星,我要用鼓风机,用最高纯度的氧,五个月内把它吹成冲天大火!我要他在世乒赛上,用这刚觉醒的‘野性’,撕碎对手!一鸣惊人!让所有人,让他自己都看清,他不是机器!德国队需要的不只是一个马克!”
林峰的情绪罕见地激动,冰层下是岩浆般的急迫和一种孤注一掷的悲壮。他指着训练馆方向,仿佛在对抗整个体系的惯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