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虽然控制了物价上涨,但却导致设备投资停滞,经济增长明显减速,雇用减少,失业增加。
RB政府于1975
年春解除了金融紧缩,又于1977
年底采用了财政刺激政策,同时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促使劳动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转变。由于出口持续扩大,填补了国内需求的减少,结果经济开始稳步回升,同时物价保持稳定,失业率趋于下降,经济增长率的上下摆动也不大。
为了克服石油危机,努力推行生产与经营合理化的民间企业功不可没。它们依靠市场原理,一方面大力节省资源能源,并实行“减量经营”以节省各种费用,一方面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了产品、特别是出口产品的高附加价值化。通过推进生产与经营合理化,企业的素质与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发生尼克松冲击与石油危机以后,人们曾经预计RB经济承受不了这样的双重打击:担心进入浮动汇率制以后,日元升值会导致民间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担心石油价格上涨会带动物价全面上涨,导致经常收支恶化,总之,担心RB会进入“零增长”的经济萧条时代。
但是,到了70
年代后半期,人们逐渐发现,尽管油价上涨,在西方国家中受打击最大的RB经济却恢复得最快;尽管汇率浮动,民间企业却能在困境中顽强地恢复其活力。整个RB经济由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与企业素质的增强而加强了对外部冲击的抵抗力。因此,尽管在1978—1979
年爆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石油价格从1978
年中期的每桶13
美元暴涨到1980—1981
年的每桶
40
美元),1981—1983
年又出现了世界性经济危机,RB经济所受影响甚小。总之,RB经济走上了稳定增长的道路,其经济表现在发达国家之中实属上乘。
随着RB的经济、科技水平日益赶上欧美,RB政府越来越感到必须加强自主的技术研究、开发,“从模仿外国技术的时代走向独创的时代”。为此,于1980
年正式提出了“技术立国”方针,制定了“创造科学技术推进制度”(科技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