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看到这一幕吕振邦心里有些生气。
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这儿费劲巴力的搭台子让你多表现表现,你不说声谢谢就算了,还特么的跟我甩起了脸子,真他娘的不是个东西。
这么想着,吕振邦也没再拿热脸贴冷屁股,转头跟坐在桌子另一侧的张立德聊了起来。
屋里的情形张立德都看在眼里,对于何援朝的做法他也感到特别解气。
要不是怕张昭难做,这会儿他也想挤兑吕振邦两句,顺便再甩个脸子。
五十多岁的人了,怎么净耍些小聪明,都是明白人,僻重就轻不说些实际的东西,光扯些假大空的场面话能糊弄谁,真是一把年纪活到狗身上了。
……
该说不说,张立德不愧是做了多年领导干部的人,养气功夫相当到位,心里再怎么烦感,表情语气都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异样。
亲家公俩人一开始说的是张昭的事儿,聊着聊着吕振邦见张立德似乎不太愿意说这个话题,便借着粮食短缺这事儿谈起了国内形势。
聊了一会儿,吕振邦不禁在心里暗自感叹,不愧人家能干到副烃级别,这眼光、这见识真不是小地方干部能比的。
认识到这一点,吕振邦犹如找到了知己一般,把平时困扰自己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的提了出来,期望借着这个机会让亲家公指点一下自己。
万一要是有所收获,保不齐退休之前还能往前再走一步。
就在张立德被烦的有些受不了时,屋外响起了开门的声音,紧接着没一会儿功夫,张昭便拎着烟酒蔬菜走了进来。
这一刻,张立德觉着以前咋瞅咋生气的张昭无比顺眼。
他也不再跟吕振邦墨迹,‘腾’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