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又不用担心被压价。
徐芷带着明柏称重,明松将重量记好顺便算好账,莲花荷花负责数铜板,然后把串好的铜板放到对应的芫子里。
每家的芫子上都有自家的标记,徐芷为了方便,在每家的的芫子上都刻上了他们某个孩子的名字,像里正家的二孙子叫锁头,他们家的芫子上就刻了锁头。
徐芷几人称完没过多大会,徐三叔家二儿媳刘氏就来了,徐芷将算好的账跟她说了一下,然后将串好的铜钱和芫子一起拿给她,刘氏接过东西,与于氏和徐芷说了两句家常赶紧家去了。
随后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个人,把各家的芫子都拿回去了。村里人都知道徐芷几人回家的时间,前后不到半个时辰,有的与于氏唠几句,但是不会耽搁太久,毕竟家里还有事。
徐芷将鸡蛋放好在坛子里,将剩下的钱拿着然后把门锁好。
回到东屋,徐芷带着明松几个人将第二天用的面活好,开始算今天的收支。
今天总共带了昨天活好的大约一百三十斤面,鸡蛋带了五十斤,油用掉了大约两斤,买了六担柴,盐和其他调料用的不多。面是用一百斤干面活好的,鸡蛋除了煮了一百个,剩下的都用在煎馒头上了。
其中面一斤五文,油一斤二十四文,柴一担五文,盐一斤三十文,一天的成本是一千一百文左右。
几个人一起数了数今天的收入,一千五百三十六枚铜板,也就是今天纯收入四百三十六文左右。
算出这个数额,不止徐芷和于氏开心,几个大孩子也一脸兴奋。
要知道在南河镇,一个壮年劳力一天也就能赚二十文,而这还是农忙时的价格,农闲时不缺劳动力,一天能拿十五六文都是高的,还不一定能找到这样的活。
不过也不是每天都能赚到这么多钱,主要是新年将至,许多商队在吃食上不像以前那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