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运的山楂,钱已经花出去了,定金是收不回来的,如果不想办法处理,怎么算都是亏的。
山楂,徐芷绞尽脑汁想除去糖葫芦这一条还有什么其他吃法,第一个想到的是山楂糖雪球。现代街头经常有卖这个的,热度可以和糖炒栗子相媲美,几乎是小情侣约会必备零食。
唯一的缺点是要现做现卖,时间长了没有新鲜的好吃,长途运输想都不要想。
不过这个倒是给了徐芷一些提醒,山楂糖雪球更多是情侣和女孩喜欢买,客源是重要问题。虽然不知道徐老板到底在什么样的店铺里卖山楂酱,也能猜到估计不是糕点铺,徐家的生意虽然不小,但是以粮食发家,虽然现在对其他生意有所涉足,太过精致的还是没有插手。
去找徐老板商议了一番,果然,是在他们自家开的杂货店里摆放的,两人都不傻,这样一商讨就明白了问题所在。
能去杂货铺买东西的,大多是家庭一般的妇人,不会舍得一大笔钱去买这种填不饱肚子的东西,更别说消食了,一家大小个把月不碰一次油水,哪来的积食。
通常这些人也不会把家里的孩子带过来,因为杂货铺里什么都有,如果孩子看见糖什么的会闹着要。怕多花钱,很多人都避着孩子去店里。就算有一两个进去的,也不会注意大坛子的山楂酱。
原先那批肉酱好卖,是因为与徐老板熟悉的商人多,更多是买来赶路的,也不会买山楂酱这种中看不中用的,当然也想不起来给家里买。
而山楂酱针对的人群,是一些家有小积蓄的太太们和公子姑娘们,这些人都不会亲自来杂货铺买东西。
还有就是包装问题,山楂酱不能像肉酱那样用大坛子,运输的时候可以用,出售的时候要用精致些的,走高端一点的路线才好。
另外价格倒是可以提一提,能买这个的不会在意价格贵不贵,过于便宜人家还觉得不是好东西不愿意买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