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线高效优质地建设好,办好了
', ' ')('\n
,就是德政之举,是发展之举,办坏了,从我们干部来讲,上愧于组织,下负于黎民。
黄宗义说,马主席请放心。我们一定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任务。马骏说,我刚来洛山不久,听了一些情况,少数地方的工程还是存在一些小毛病,希望你们引以为戒。今天我把这里当作第一站,一是来学习,二,还是强调一个质量问题。一个工程的质量源头,是建材的选用,决不可搞假冒伪劣的材料,这是头等大事。
马骏没有按秘书处的行程安排,取消了接下来赶去清阳的行程,选择在红光县吃晚饭,这一下,让红光县方面有些措手不及,黄宗义在赶往县城的途中安排了接待方案。
之所以选择留在红光县,是因为马骏在刚才项目部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是他跟一位工地工程师拉家常时听到的,当时马骏问这位老专家,生活怎么样,身体吃不吃得消时,老专家说,我在工地呆了三十年了,都习惯了,平时每天只要能喝一口土茅台,浑身上下都有使不完的劲。马骏于是问什么是土茅台,黄宗义在一旁解释说,就是咱们红光县的高梁酒。马骏又问,咱们洛山,是不是每个县市区都有这种酒?黄宗义微笑着说,不是王婆卖瓜,洛山所有的高梁酒,都比不了我们红光的。马骏来了兴趣,问,有什么优势?黄宗义说,我们红光县有十万亩高梁基地,占全州种植面积的百分之三十,不少外县市区的高梁酒厂,都来我们这里买高梁。
这句话,让马骏动了心,当然,他是醉翁之意不于酒,先前,他就酝酿着发展白酒产业的计划,只是他的事务繁忙,忙着忙着就没想此事,现在既然来到了这个占全州高粱生产近三分之一的县,怎么着也要抽空做做这篇文章。
马骏的心思,除了黄宗义,没有谁知道。起初黄宗义并不知道马骏为什么临时改变行程,当马骏要他把红光酒厂的厂长何建发找来时,他才恍然大悟。黄宗义领着何建发,来到了马骏的宾馆房间。
从谈话中了解到,红光酒厂现有员工三百多人,企业改制之前,濒临破产,王雨凤任州常务副主席后,在一次调研中听黄宗义提起过,她就带着黄宗义等人到省扶贫办申请项目资金,给红光酒厂新上了一条生产线,使企业得以起死回生,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能勉强保生产运营,每年向县里上交利税,不足两百万。
马骏说,我有个想法。这话一出,黄宗义马上打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