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也看武侠?”
古青龙:“还记得书里提到的经文有:‘……彼之力方碍我之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两手支撑,一气贯通。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其病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从身能从心,由己仍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方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工弥久而技弥……’‘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已动。劲似宽而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展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便是放。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
吴秦笑:“这是楞伽经的话。”
古青龙意外道:“哦?这你都知道?”
吴秦:“因为练瑜珈,我研究过佛经,连梵语都学会了。”
古青龙:“哦……其实这当然都是似是而非,真正的精神控制应该跟脑波还有其它未知的因素有关,比如量子力学里面的同谋粒子,你听过吗?”
吴秦:“没有。”
古青龙:“这里牵涉到物理学世界里最大的一个矛盾: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间的矛盾。爱因斯坦终其一生也未能将这个矛盾解决。至今,这个矛盾仍然困挠着物理学家。”
吴秦:“这是怎么样一个矛盾?”
古青龙:“相对论里最重要的基石就是:光速是不可超越的速度上限。而在量子力学里,只有存在超越光速的信号,才可能解释得了很多微观世界的实验问题。其中最著名一个阐述来自于1935年美国《物理评论》的第47、48期上分别发表了两篇题目相同的论文:‘物理实在的量子力学描述能否认为是完备的?’在47期上署名的是: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在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