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足的方法,他不可避免地又犹豫了起来。
\n
卫鞅许是看出了他的摇摆,这才把还未完善的《垦草令》搬了出来,不想部分决策竟遭到了秦昭的强烈反对。
\n
嬴渠梁也未想到,最拥戴“法治”的秦昭,竟然会成为卫鞅最大的阻碍。在他最激动表述制民策略时,她是真气到差点当场掀案的那个。
\n
嬴渠梁暗自叹气:想必卫鞅也和他一样,认为秦昭是多么割裂矛盾的一个人。
\n
她不遗余力地赞同新法,甚至愿意为此添砖加瓦。但她不像来自底层,却生生强硬站在他们面前,为与她毫无关系的秦国黔首发声……
\n
身为国君,本该意志坚定,最忌朝令夕改。赢渠梁不得不承认,秦昭言语里的秦国未来,也令他心动。
\n
“你要不信,就等来年开春,看看我游历的乡里粮食作物增收再做定论?”
\n
“一隅之地,岂能代表全秦?开辟荒地慢一步,国便又要多贫一日。”
\n
“哎你这倔驴脑袋,你下过地吗,种过田吗?‘不违农时’——就算国君现在能颁布《垦草令》,黔首们开出来的地能种啥?薄田荒着冻上一冬,还不如来年再说。”
\n
“……”
\n
“还有啊,卫鞅,‘因地制宜’——秦国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垦荒的。白壤地你要怎么开荒、怎么种地?”
\n
“这不是有无所不知的秦昭公乘在吗?你手握‘要术’,想必不难。”
\n
嬴渠梁抬头,这俩人的交锋已经向阴阳怪气方向发展了。
\n
卫鞅也是,白壤泛盐,寸草不生的不毛地,怎么可能用来种植?
\n
“确实有治的法子,只是你不改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