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曾因犯罪行为导致无辜者死亡或严重受伤,且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获得减刑。
"凶手不是随机选择,"唐云凡分析道,"他专门挑选那些在他看来'罪孽深重'但'惩罚不足'的人。他认为司法系统对这些人太过仁慈。"
第五起案件发生时,唐云凡正在翻阅受害者的案卷。死者是个前黑社会成员,曾参与多起暴力事件但只被判了六年。他被发现死在自家车库,斧头还嵌在头骨里,墙上依旧是血写的"正义审判"。
但这次,凶手犯了一个错误。
"唐队!"技术科的小张冲进办公室,手里拿着一个证物袋,"我们在斧柄上发现了一枚清晰的指纹!不属于受害者!"
唐云凡立刻召集所有人:"比对指纹数据库,重点查执法人员、司法工作者和退伍军人。"
指纹比对结果令人震惊——张正义,52岁,前检察官,曾任职于市检察院二十年,五年前因"健康原因"提前退休。更关键的是,他的独生子在三年前被一名刚出狱的抢劫犯杀害,而那个抢劫犯正是"救世主"的第一个受害者。
"复仇动机,"小李说,"他儿子被杀,司法系统没能给他满意的交代,于是他自己动手。"
唐云凡摇头:"不只是复仇。看他的受害者选择——不仅仅是杀他儿子的凶手,而是所有他认为'惩罚不足'的犯罪者。他在执行自己版本的正义。"
调查显示,张正义退休后深居简出,但一直关注各类刑事案件,特别是那些涉及减刑和假释的案件。他的电脑搜索记录显示,他详细研究过每一个受害者的背景和出狱后的生活。
"他把自己当成了法官、陪审团和刽子手,"唐云凡说,"典型的义务警员综合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