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偷懒的闲谈,只有一种共同的目标所凝聚成的、惊人的创造力与集体意志。他们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他们此刻手中所锻造的每一件兵器,所缝制的每一件铠甲,都不仅仅是一件冰冷的器物,更是他们自己与家人的身家性命,是他们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决定了整个北方未来命运的豪赌之中,所押下的,唯一的,也是最后的,赌注。
就在这片充满了钢铁与火焰、力量与希望的喧嚣之中,一个身材魁梧、眉宇间充满了悍勇与狂傲之气的青年将领,正双手抱胸,静静地立在一座刚刚完工的、用来测试兵器性能的巨大靶场之前。他正是燕王次子,那位早已在军中因其悍不畏死的作战风格而赢得了“高阳酒徒”之名的朱高煦。他看着眼前那些正在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的、闪烁着死亡寒光的兵器,那双总是燃烧着熊熊战意的眸子里,闪烁着一种近乎于贪婪的、迫不及及待的光芒。他随手,从一旁刚刚淬火完成、刀身尚带着一丝滚烫余温的兵器架上,抓起一柄造型朴实无华,刀身却比寻常的官造佩刀要厚重上近乎一倍的双手长刀,在空中,随意地,挽了两个刀花。那沉重的刀身,在他手中,竟仿佛没有半分重量,带起的刀风,发出“呼呼”的厉啸,竟让数尺之外的巨大烛火,都为之一暗。
“王师傅,”他转过头,对着身旁一位须发皆白,身材却依旧健硕如山的老师傅,朗声说道,那声音洪亮如钟,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你这新改的‘百炼破甲刀’,看着倒是厚实,也不知,比之朝廷给那些只会躲在金陵城里吃香喝辣的京营软蛋们配发的绣春刀,究竟,要强上几分?”
那位被称为“王师傅”的老铁匠,乃是当年跟随朱元璋一同打天下、后因不满朝中官僚掣肘而愤然辞官的军器监首席大师王神臂。他抚着自己花白的胡须,眼中,闪烁着匠人独有的、对自己作品的绝对自信,他傲然一笑道:“二殿下尽管一试便知。老夫这刀,乃是仿前元怯薛军中最为精锐的‘碎骨者’所用的双手重刃,以百炼精钢为体,又掺入了从关外寻来的三成天外陨鐵,经九火九转之法,由十六名臂力最强的弟子,以流星锤法,反复折叠锻打三千六百锤而成,其锋锐与坚韧,早已非凡品可比。莫说是那金陵城里中看不中用的绣手绣脚的绣春刀,便是寻常的步人甲,在它面前,也与那上好的豆腐,无甚分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