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窃窃私语声再度响起。
“我就说嘛,这东西违背天理,老天爷不让它成!”
罗辰走到垂头丧气的工匠们面前,亲自拿起一把斧头,对着一块废弃的木料比划起来,他的语气充满了耐心和鼓励。
“各位师傅,筒车之败,非战之罪,是我思虑不周,图纸过于理想。”他没有半分少主的架子,虚心地向老工匠王老汉请教,“王师傅,您是几十年的老木匠了,依您看,这齿轮咬合的难题,究竟出在何处?”
王老汉本有些畏惧,但看到罗辰真诚的态度,又见他亲自拿起工具,那份匠人的执着被点燃了。他颤颤巍巍地走上前,拿起两块小木料,解释道:
“堡主,图纸上的齿轮太过方正,硬碰硬,自然容易崩坏。依老朽之见,若能将齿轮的边缘打磨成弧形,让它们像人走路一样,一步步‘滚’过去,而非‘撞’过去,力道便能卸去大半。”
“滚过去?”罗辰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后世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吗!他怎么就没想到!
“对!王师傅说得对!”罗辰一拍大腿,兴奋地在地上画起了草图,“我们把齿轮的接触面做成弧形,让它们可以平滑地啮合、滚动!还有转轴,我们可以在轴心和支架之间,用打磨光滑的铁珠做滚珠,减少摩擦!”
一个来自后世的理论知识,一个来自实践的匠人智慧,在这一刻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接下来的三天,罗辰吃住都在河滩上,他脱下锦袍,和工匠们一起研究图纸,动手打磨木料。在他的带动下,所有人的士气被重新点燃。王老汉更是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带着徒弟们夜以继日地修改、打磨。
三日后,一架崭新的、细节经过无数次优化的筒车,巍然屹立在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