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霓裳会。
淮州的霓裳会喜春当然知道,他们秦州的花锦也被送过去参加了几回的。
她只是没想到,蜀锦的规格这么高,都能堪比淮州的霓裳会了。
喜春拒绝了强婶要送她回去的话,“你们忙,我自己回去就行了。”
这里忙成这样,喜春哪里好叫强婶专门送自己的,一段路,走几步也就到了。
喜春回去的时候,周秉带着周嘉已经回来了,还带了两盒糕点回来:“听说是本地独有枣泥糕,又带了些蜀城独有的辣味儿,我买了两盒,你尝尝看。”
喜春从他手里接了过来,开了盒子尝了一块儿,家里就有酒楼,喜春也不是丁点辣吃不了的,糕里的辣味不多,她是能接受的,又给周秉兄弟两个递了糕点过去:“嘉哥儿的事情办得如何了?”
周秉就点头:“都办好了,只等科举正式开始了。”
科举是大事儿,下场请人作罢的学子更是多得很,这个时候无论是请人作保的秀才公,还是要下场的学子,都是一个双项选择,无论是学子还是秀才公,在作保前都会先考察一番对方的人物品性。
学子作弊被科举除名,也会牵连到替他们作保的秀才公。
而秀才公在作保前,也会考察学子的人品道德,以免为了几个作保费牵连到自身身上来,这些秀才公,一般替保的学子都是本地查得到的学子,有书院包票或是在四邻乡里名声极好的,像周嘉这等从外头回来参加科举的学子,是他们最不愿担保的。
周秉来之前先在书院开过了信件,信中详细介绍了周嘉的背景,书院、学业情况,清平县的周家又是府城里出了名儿的人家,只要消息灵通的都知道周家在盛京里出了个侍郎大人,要走科举之路的学子谁不是为了一举成名天下知,出入朝廷的,周大人的后辈回乡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