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小心翼翼地陪伴,笨拙地安慰,却总显得那么无力。
直到某一天,枯坐的庄廷鑨忽然抬起头,声音带着一种近乎决绝的坚定:
“父亲……我想效仿左丘明,著史!留名!”
这是儿子失明后,第一次主动提出想做点什么!
庄允诚心头巨震,几乎是瞬间,所有的担忧和困难都被抛诸脑后,只剩下巨大的狂喜和支撑儿子的决心。
他紧紧握住儿子冰冷的手,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好!好!我儿有此志向,为父定当全力助你!倾尽所有,在所不惜!”
顺治八年。
庄允诚以惊人的魄力和财力开始行动。
他先是重金购得前明首辅朱国祯未完成的《明史》珍贵手稿。
接着,以每千字三十两白银的惊人天价,延聘吴炎、潘柽章等十六位饱学名士,协助儿子续编这部旷世之作。
那部增补完成的《明史辑略》,沿用了明朝年号,未承认清朝正统,并将清太祖努尔哈赤称为“奴酋”,还详述了清军入关前的建州女真史,虽立场不尖锐,但对某些人而言,多少有点刺眼。
庄允诚并非不懂其中蕴含的巨大风险,一丝不安时常掠过心头。
但当他看到儿子庄廷鑨在口述史稿、与学者辩论时,那久违的神采重新回到脸上时,那份不安便被强行压了下去。
只要儿子能重新“活”过来,这点风险也无需多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