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疏桐又告诉邓嫂子,最先来买衣服的,肯定是院里的嫂子们,而且是晶晶的同学的家长。晚上就会过来跟她打听,然后压价。她要做的,就是要守住价格,千万不要松口,不要为了人情,低价出售。
人情,可以在其他方面补回来。
市场行为,不要掺和人情。
今晚,多半不会有人掏钱,选择观望。回去考虑过后,才会做出选择。
家长们在孩子身上舍得花钱,再正常不过了。再过几十年,多少家长开着电瓶车,送孩子上一节课一千多块钱的英语培训班,就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现在,给孩子买身漂亮衣服,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还能激励孩子。也算是一种赢在起跑线上的手段。
童装只是初步计划,等天气暖和,到了穿裙子的季节,才是她大显身手的时候。
邓嫂子很快就被许疏桐说服,为了她的晶晶能顿顿吃上肉,她一定要把童装生意做起来。
聊完这事,许疏桐很自然地把话题转移到方红嫂子身上,为接下来靠吃的赚钱做准备。
提起方红嫂子,邓嫂子也是很感激,她说:“我和晶晶其实是老庄出事后,才住进家属院。开始那段时间,方嫂子没少陪我,隔三差五给我送她种的菜,还把她家老三的旧衣服给晶晶。后来,方嫂子把妹妹从老家接来之后,为了接济她妹妹,就很少给我送东西。我知道她因为这个,心里还过意不去,看到我的时候还绕开走。其实我都理解,救急不救穷,我哪能总是惦记别人来帮我,我得自己找出路才行。”
都是好女人!好嫂子!
“方嫂子的妹妹,现在在柳城?”许疏桐问道。
“对,就在咱们家属院附近的村里租了一间房子,一个人在那住着,平时做点小吃,在路边卖。赚□□命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