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一经散开,数不清的出版商,编辑,以及在校学生顿时蜂拥而至。
对于学生,准确来说是对于北大这个学校而言——
江海这种级别作家,能在北大写书,创作,这其实是北大的一件幸事。
纵观历史,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相当一部分作家都曾在北大潜修并创作,就比如说.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呐喊》《朝花夕拾》,就是在北大任教之时诞生。
沈从文代表之作《边城》,也曾在这个校园里留下了独特的风采。
钱钟书的《围城》,杨绛的《将饮茶》,都曾在北大这个充满了历史气息的校园,独领风骚
现如今,江海想要效仿这些文学界的前辈,在北大校园里来一次即兴创作。
这不禁在学生群体之间掀起了一阵声势不小的讨论:
“江海先生的新作到底能不能被北大图书馆载入馆藏?”
“又或者说”
“他会不会像鲁迅先生一样,凭借在北大游览的这部分经历写出类似于《狂人日记》的鸿篇巨著,震动中国文坛?”
“我很期待的好吧”
江海名声在外。
对于学生而言,大家纯粹是抱着一种吃瓜的心理,都想要看一下江海能不能在中国文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