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它的原名为朗埃克广场,后因《纽约时报》早期在此设立的总部大楼,故而更名为时报广场。
时报广场附近聚集了近40家商场和剧院,是繁盛的娱乐及购物中心。百老汇上的剧院、大量耀眼的霓虹光管广告、以及电视式的宣传版,已经深入成为象征纽约的标志。
此刻,时报广场上最为闪耀的LED大屏幕,闪烁着《时代周刊》为江海做的独家专访。
江海的照片,闪耀于整个纽约!
值得一提的是,《时代周刊》的总编,亲自为江海的这一次专访写下评语:
“江海,一位贯穿了中国人童年,青年,乃至是老年时期的苦难文学作家。”
“他,是最令中国人‘畏惧’的作家”
你要问为什么江海的作品贯穿了中国人童年、青年、甚至于老年时期?
给儿童看的动画,有《三毛流浪记》《神厨小福贵》。
给青年看的文学作品,有《许三观卖血记》《活着》。
给老年人看的悲情戏剧,有《梁山伯与祝英台》《感天动地窦娥冤》。
这些作品随便挑选出来一部——
有哪部不是悲剧?
有哪部又不是悲情的啊???
一看就哭,一哭就看。
越看越哭,再看再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