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至者”教训了一回之后,就不惩治了。
《罗安堡的幽灵》这位读者有一句说得对——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进步让武夫不依靠地方的传统文化贵族也能有效治理地方。
但这句话只适用于成德、魏博。真正可以称为“武人政治”的,也就这两家。
“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进步让武夫不依靠地方的传统文化贵族也能有效治理地方”这句话在赵、魏还要加个前置条件。
两家作为叛军主力余孽,处于被重点孤立、防遏、谩骂,随时可能遭到中央和一圈防遏藩镇的重拳。
严峻的外部生存压力倒逼他们自身不得不加强读书、学习,以建设一个高素质、高效率、的军府。迫使他们不得不提倡忠孝节义,打击不法,自我消化、镇压、铲除野心家和兽兵,以建设一个和平、向善、有序、团结、生产生活有序的基本盘。
说白了,逆向进化出来的。
自己素质一高,自己既掌笔杆子、又握刀把子,军人允文允武,对所谓的世家大族、进士、寒门奇才,并无依赖。我不需要你们,也能有效治理地方。
比文化,你读书人不一定比得过魏博衙兵。大头兵罗弘信被立为节度使,去世后,其子罗绍威坐堂断案,赋诗概括案件情况,以定对错。
说回原题。
大规模的失控经过代、德、宪三朝在李纯政府的努力下得到了相当约束。穆、敬、文、武、宣、懿这六十年,恢复了局部失控、偶尔失控但整体可控的局面,直到巢乱,各种妖魔鬼怪纷纷亮相。这一次乱了一百年,杀材、老百姓折腾得自己都害怕了。
再说说崇文抑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