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难道是不喜欢用中官当使者吗?因为嘴笨,文化少,碰到大场合,说不来。
为什么围剿李克用、长安收复战,行营高层全是外朝选派的人,中官却没几个?是不喜欢权力吗?因为会带兵的中官多,而像杨复光那样真会打仗的却没几个,普遍表现还不如文官。
为什么财权、外朝事务一直被南衙牢牢掌握,中官只能捏着鼻子通过枢密院干涉,是不喜欢自己兜着钱包吗?因为是真不会。
为什么韩全诲这帮内竖被李茂贞卖了还在帮李茂贞数钱?因为蠢。
对于宦官群体,不要觉得他身处高位,就给他们套一个算无遗策、老谋深算的滤镜。
聪明人大概率能身处高位,大概率能赚到钱,这是由他所具备的能力所能预见的大概率结果。这是逻辑。
但聪明人就一定身居高位吗,高位者就一定聪明吗,不是的。
聪明是权力、富贵、地位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聪明与这些东西,不具备因果关系。
德不配位,名不副实,这是社会常态。
对于唐代寺人,尤其如此。他们当近臣,靠的是舍屌,靠的是找爹,给人当孙子。上位的主流方式也不是靠知识文化、业绩、功劳。
说回枢密使。在枢密使无兵、没有十军容作为武力支撑、没有其他掌握各种权力的中官的联合支持的情况下,枢密使及枢密院的供奉官就只是皇帝的秘书团。
为什么不用士人?中朝就两个单位——枢密、翰林。
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