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时候小鼠立即就反驳了:“你懂什么,你知不知道释晨同学是很忙的,他还有书要写。”
……
“嘟嘟”来到学校车库,用电子锁打开车。
开车直接杀回房间之中,他如此着急回家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所写的历史出版物《三国那些事儿》第一部在今天就要完结了。
这可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在楼下的便利店随手买了一桶泡面、一袋苏打饼,这是吃的,还有喝的一瓶矿泉水与一瓶饮料,这些干粮是必须准备的。
从下午六点多钟回到家,苏释晨就开始奋斗了。《三国那些事儿》,一听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是跟风之作,而事实上有两个作者同时都写过这样一个书名的书,一本是网络作品而一本是出版作品,郑中与静水思源这两人。其实事实上苏释晨作为一个将两本书都看完了的人来说,郑中所写的出版作品还不如静水思源所写的网络作品,虽然这个静水思源太监了。
当然在质量上与《明朝那些事儿》没有可比性,首先先不说明朝开创了阅而读史这种写法,作者当年明月的文笔,对于战争的那种写法这些跟风之作是无人出其之右的,虽然书中时不时的也有一些小错误,可是这也掩饰不了作者对于明朝历史的了解。
也就是这些原因才导致了《明朝那些事儿》的爆红,原本苏释晨是可以将其照搬过来的,可是怪就怪在比起明朝他更喜欢三国,因此他就要自己写一部。
首先创意上面是没问题,阅而读史的书籍他写出来绝对是独领风骚的第一本,至于对于战争场面的描写,在这方面他没有问题,最后就是对于历史的了解,从苏释晨从醴泉大学带回来的资料这些就可以看出来,历史方面那是相当的扎实,他可不想写出来被某某历史教授喷为什么不尊重历史,不了解历史或者是误导民众之类的话。
简单的来说,苏释晨所写的《三国那些事儿》也就是《明朝那些事儿》与《易中天品三国》的结合模式,当然仅仅是模式结合。《易中天品三国》可是品的三国演义,而苏释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