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重于自然环境,而非人文环境。
事实上,人们在社会交际中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痛苦、紧张和困惑,就是因为太过关注人文环境,而忽视了当时的自然环境。
这种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就是源自儿时在山水间获得的那种无条件快乐。
如果一个人对太过熟悉的环境(比如说家乡)感觉压抑和乏味,是因为他对家乡的人过度”妥协”了,过度”熟络”了.应保持最初对他们的一份好奇心,周围的环境才会重新唤起他的好奇和探索心,才不会感觉索然无味,而想要逃离.
对飞行梦的理解到此,似乎就是这个结果。
但是,这还不是令人满意的。
因为虽然已找到山水之乐,但“飞行”之乐却没有与之匹配的记忆。
要理解“飞行”之乐,不如先来了解另一个梦“悬空梦”。
根据我的了解,这个梦也是比较普遍的梦,很多人都做过。
在梦中,做梦者会感觉无比地无助、惊恐、空洞。
梦醒后才有一种踏实感。
在上一卷“肮脏与恐惧”那章,我解释过:恐高症者是因为没有深入吸气,导致腹部没有正常膨胀,造成的一种空洞感。
但恐高却又是他们的一种潜意识愿望:先感受那种高空的恐惧感觉,吸气中断,腹部收缩;回到地面的过程中,开始吸气,腹部膨胀;落地后,呼气,腹部收缩。
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呼吸的过程——一种本能地快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