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生来。李守贞的官兵会跑到这儿来混混,西蜀的官兵也会跑来混混。当地人孔武有力的,便结队自卫。胆小怕事的,便只是敢怒不敢言。因此,一遇到有人问及外地迁来的官兵,百姓都不愿答话。如今因住在这店里,好言相问,这店主才肯相告。
\n
这一日早晨,公子在酒家用膳,正准备饱餐后前往宝鸡。只见邻桌两位少年,年龄都是十六、七上下,一位身穿白袍,一位身穿绿袍,倚枪佩剑,一面喝得杯盘狼藉,一面又捶桌顿地,忿恨不休,心中好生奇怪。要知到,这赵烁本来就是个好管闲事的主儿,爱打不平的气性。如今见两位少年风尘仆仆,相貌端?,英姿飒爽,便顿生了个惺惺相惜之意,按捺不住好奇之心,走向前去,拱手问道:“不知两位小兄弟来自何方,为何又如此忿忿不平?”
\n
两位青少年见公子衣着华贵,相貌不凡,也就生了个敬佩之意。那白袍少年拱手答道:“既蒙兄台不弃,就请移尊共话如何?”
\n
公子听了,大喜,就命小二把杯盘端了过来,共做一桌。
\n
那白袍少年问道:“不敢动问这位兄台尊姓大名,家住何处。”
\n
公子答道:“在下姓赵名赵烁,后来家父调任岳州,随家人到岳州多年……”
\n
那绿袍少年听得,忙问道:“莫非就是江湖上人称铁刀赵弘殷的赵团练家的大公子?”
\n
公子笑道:“不错,家父正是职任岳州团练。在下的绰号,不过是江湖上朋友们混叫而已。”
\n
那位白袍少年道:“赵大郎大名,如雷贯耳,江湖上无人不知。不期今日相遇,幸会!幸会!公子既已举家赴岳州,今日如何孤身到此?”
\n
公子道:“此事说来话长……”接着,便把如何在东京惹祸,大名府充军,今年中元节大闹汴京,杀了萧纲等事说了一遍。
\n
两位少年听了,拍桌叫好。白衣青年道:“大郎侠义行径,大快人心,真乃英雄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