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都是由四位大臣联手主持的。刘承业不过是听从指挥,任由摆布,行礼如仪罢了。
\n
杀杜威是应天顺人的,他是石晋王朝郭无为遗留下来的一颗毒瘤,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但是,杀了杜威之后,关内政局又来了一次大动荡。
\n
先是凤翔:原来驻守凤翔的侯益赴京朝王来了,王景崇接管了他的地盘和兵将。听说刘知远死了,王景崇心里就打起个小九九来了:自己原来只是刘知远手下一名牙将,这次出兵三镇只因事起仓促,朝中无人可调才派自己来的,如今凤翔节度使侯益走了,兵权抓在自己手上,刘知远在日,当然是帖服服的听从管辖,如今刘知远突然死了,难道还怕这刘承业?况且他刚刚继位当皇,肯定要收买人心的,于是,便命人写了一通奏折上呈,说是:目前关中虽然平定,但人心不稳,西蜀依旧虎视眈眈,请皇上委景崇以节度使之职,俾得以安定时局云云。
\n
这时承业登基不久,朝中确也是不大安定,诸位顾命臣当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批了下来,就委王景崇为凤翔节度使,兼领西路指挥使之职。
\n
这时,原来在赵匡赞手下的赵思绾也打起小算盘来了。他深知留守长的节度副使安友?常日对自己很是信任,老实可欺,便带着手下一千人,依旧回长安。那安友?也毫不防范,开关接入。不料那赵思绾早有阴谋,一声鼓噪,指挥手下抢占官衙兵营,还令人捕杀安友?。安友?无法,只得带着家小和一百亲兵仓惶出逃,也跑到汴京去了。
\n
这赵思绾占了长安,洋洋得意,也奉表上京,就说安友?挟带私逃,不知去向。如今自己暂领职事,请朝庭颁明诏,委自己为节度使,以安众心。
\n
朝庭本来明知原委,只奈是天下未平,鞭长莫及,也只好委他个“节度使”之职以安其心,也可算得到暂时安宁。
\n
但是,河中的李守贞却更异想天开了,因见刘知远死了,刘承业年少无知,打量着朝中无人能与自己相抗衡,加之这次三镇之叛表面看来像是平了两镇,其实一镇都没平。凤翔的侯益换了个王景崇,长安的赵匡赞换了个赵思绾,无异“以叛易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