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实业不能够甩开他们单干。英国、日本等国也是这个意思,都要求成为制定安全质量标准的参与者和决策者。
碰到这种情况,也在刘士卿、邵若涟的预料之中,后者说道:“各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你们觉得你们一定能够承担这个责任吗?咱们不如来让事实说话。我们银河实业目前针对未来在太空基地运营的车辆拟定了一个标准出来,先散发给大家,请大家好好的研究一下。
如果各位能够提供比我们指定的标准更好的方案,那好,咱们就可以就这个领域内的标准问题,好好的谈谈。当然,标准制定问题,牵涉甚广,不可能仓促之间下决定,大家做为太空基地的股东,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坐下来谈。我们华夏有句老话,求同存异,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愿意秉承这个原则。
不过有一点,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太空基地建成后,其全称虽然是银河国际太空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太空基地就是一个政治性组织,无论叫什么名字,都改变不了其是一个经济实体,是一个公司的客观事实。既然是公司,那么如何运营,就要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来办。这一点,我提请大家谨记。”
邵若涟说完拍了拍手,有几个工作人员推着小车走了出来,把放在小车上的文件分发给与会的贵宾。各位贵宾们心思复杂的拿着文件,心不在焉的翻着。邵若涟的最后一句话说的很清楚了,银河太空是太空基地的控股大股东,而且股权还占了百分之五十强,那么在很多关键性问题上,银河太空拥有着最后的决定权,这里没有什么民主可讲,有的是民主集中制,“集中”才是这个制度的核心所在。
很多购置了太空基地股权的国家充满了苦涩,即便他们联合起来,在股权上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如果这时候,美国和欧盟也能够持有太空基地一定比例的股权,那么他们就可以在股权上占据相对多数,就有了跟银河实业抗衡的资本,然而直到此时,美国迟迟不肯放下自己所谓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架子,一直在跟银河实业讨价还价,不但希望能够以低廉的成本购置股权,还希望获得最大的权利。欧盟则在购置太空基地股权的问题上,迟疑不决,既眼馋太空基地的前景,又不肯付出代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