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阵脚,观察完形势,自从获奖之后,忙着接受采访,参加各种座谈会的莫演,首次回应了沈三通质疑。
还是央视采访,借助央视平台回击。
记者问:“你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
莫演:“结束采访。”
记者问:“如何看待有些商业成功者批评您书写苦难?”
莫演憨厚一笑:“我小时候饿得啃煤块时,可没力气吵架。作家只管种树,摘果子的随便说。”
莫演的回应,引爆文人群体。
北大教授在《锵锵三人行》一期名为“商业巨子挑战文坛泰斗”的节目里,含泪引用鲁迅名言:“文艺是国民精神的光,但倘若没有痛感,光就成了塑料灯笼。”
表面是价值观对决,实则是将沈三通定位为打压敢说话的人,不折不扣的艺术贩子,带着文艺旗号的商人。
整个舆论场,那叫一个热闹。
各个媒体简直跟开了锅似的,大量的小故事出现。
而且这些声音,自称人民的心声,喊着正义的口号,打着舆论的监督旗号。
当然,绝大部分不是。
这样的声音,也不是为了给网友看,给看客看,是为了给某一间办公室、会议室里的人提供一个借口,一个由头。
挂着文化牌子的办公室。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