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要上三大电影节,大的出品方、制片方有关系渠道,能直接和选片人沟通,或者借助中国电影资料馆或电影协会等机构协助推荐。
小的电影人,是等待挑选,或者自己抱着拷贝去电影节碰运气,也就是跑奖。
宁昊身份不同了,如今是有资格和电影节讨价还价的。
欧洲三大,给奖的话只给拿到自己电影节首映的。
这些电影节背后有意识形态目的,但是存活下来,靠的还是市场,电影节其实就是兜售电影的集市。
卖得好的自然影响力就大,经过电影节奖项认可之后版权价格能大幅度提升的,电影节含金量越高。
宁昊以往没有怎么透彻的认知,这些年思维有所改变,才渐渐明白沈三通过去说的话。
意识形态是目的,但也是夹带私货。
如果一个电影节只有私货而没有市场,是没法存活下去的,纯粹靠着资金养着花费太大,后面的豢养者不可能提供无止境的资金。
欧洲三大电影节之间互相有竞争,欧洲三大和奥斯卡之间也有竞争。
很微妙,宁昊却开始能够感受到,甚至参与行业背后的深层次运行逻辑。
两个外国人,白人名为弗里德里希。
对方直接越过了柏林电影节在东大的区域顾问,来和宁昊沟通《无人区》事宜。
一般是区域顾问负责林电影节在东大方面的选片工作,他们不会在媒体上出现,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