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博主,有不同的话术。
非娱乐博主,偏向于大众博主,下面就是“我爸妈初一从来不去影院的,这次说要去看射雕”“你敢信今早是我爸先拿着手机叫我来给他选座的”“我爷爷从来不看,但是武侠要看”.
不是直接推荐,但是给人一种感觉,大年初一带着父母、爷爷奶奶去看《射雕》是个不错的选择。
什么是真?
什么是假?
分不出来啊。
一开始这个玩法能赚,但是当粉圈口碑全面崩塌之后,观众不会相信任何人,只会接受线下朋友的推荐。
首周票房都不可信,要等次周再看票房走势。
也就意味着,所有电影都要被路人观众打上不可信任的标签,要先自证自己不是骗人的。
甚至因为粉圈话术迭代,连自证都可以是话术之一。
社会争议话题更是不能碰。
在初期有收益,可问题在于,不可持续。
抖印和某乎,以及微博,社会议题多的是。
想要精神内耗,到晚上吃这些平台的情绪垃圾就是了,不仅管饱,还不要钱。
拍这类撕裂社会的电影,电影就没有存在意义了。
到处都可以吃屎,为什么要花钱进影院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