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机营校场,尘土飞扬,空气里弥漫着浓烈刺鼻的硫磺硝烟味,混杂着汗臭、皮革油脂和马匹粪便的气息。这味道对赵铁柱而言,既陌生又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熟悉感——那是火药燃烧后的余烬。明朝的神机营主要是火器厉害,是世界最早的火器部队。
“第一队!装药!”
“第二队!持铳待发!”
“第三队!火绳引燃——!”
粗粝的号令声在烟尘中炸响。赵铁柱身着绛红色胖袄,外罩镶铁叶的罩甲,头戴沉甸甸的红缨凤翅盔,站在自己的小旗(十人队)前列。他眼前,十名同样装束的士兵,正紧张而笨拙地操作着他们赖以成名的武器——手把铳。
这玩意儿,就是大明神机营步兵的主力火器。一根长约四尺、碗口粗的熟铁管(铳管),尾部连接着沉重的木制铳托。士兵们汗流浃背,动作因紧张而变形:一人颤抖着用细长的药匙,小心翼翼地从腰间皮囊里舀出定量的黑色火药,通过铳管前端的火门倒入;另一人则用通条将预先裹好的油纸包着的铅弹(或碎石铁砂)用力捅入铳膛压实;最后一人,则手忙脚乱地将一根燃烧缓慢的火绳夹在铳身侧面的“龙头”(简易击发装置)上,战战兢兢地引燃火绳头……
整个装填过程,繁复、缓慢、充满危险!稍有不慎,引燃的火绳火星溅入开着的火门,或者装药过量,就是一场惨烈的膛炸!赵铁柱亲眼见过一次意外,一个倒霉蛋半边脸和手臂瞬间被灼热的铁屑和火焰吞噬,惨叫声至今萦绕耳畔。
“瞄准——!”
“放——!!!”
随着旗官声嘶力竭的怒吼,小旗的十杆手把铳终于准备就绪。士兵们或蹲或立,将沉重的铳身架在简易的木叉上,对准百步外一排草扎的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