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闪烁,便已掠过小半个城区。沿海城市特有的咸腥气息渐渐被一种更荒芜、更原始的草木泥土之气取代。
越靠近沙埠山区,那种异常的“寂静感”便越发明显。并非绝对的无声,而是仿佛所有的声音都被一层无形的、厚厚的绒布包裹住了,变得沉闷、模糊,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虫不鸣,蛙不叫,连风掠过树梢的沙沙声都显得有气无力,带着一种迟滞的死寂。
空气中的温度也似乎失去了常态,时而一阵莫名的阴寒刺骨,时而又是一股令人烦躁的闷热,变化毫无规律,全然不似初夏之夜应有的模样。寻常人至此,只怕早已心慌意乱,莫名恐惧。
赵清真神色不变,体内浑厚的全真丹元自然流转,一股温润平和的真气遍布周身百骸,无论外间冷热如何变幻,他自岿然不动。“冬御风而不寒,夏御火而不热”,并非抗拒寒暑,而是心志凝定,肉身与天地气息交融无间,寒暑不侵于心,自然不显于外。
他循着那空间扭曲最核心的方位,悄无声息地攀上一处陡峭的山崖,伏身于一块巨石之后,向下望去。
眼前的景象,饶是赵清真心境修为已至波澜不惊之境,亦不由得微微一动。
下方那处原本荒凉偏僻、乱石嶙峋的山谷,此刻竟彻底变了模样!
一座规模不小的集市,如同从地底冒出,又像是被无形的画笔凭空渲染而出,赫然呈现在山谷之中!
这集市绝非人间景象。数以百计的“人”影在其中摩肩接踵,来回走动。他们衣着各异,有宽袍大袖的前朝古士,有短衣褐裳的田间老农,有绫罗绸缎的富商员外,甚至还有几个穿着前元服饰的色目人,以及一些服饰与当下大明百姓略有差异、似是更早年代的樵夫猎户。他们或摆摊叫卖,或驻足观看,或讨价还价,动作姿态栩栩如生,每一个表情、每一次抬手、每一个转身都细腻真实,仿佛被定格了时空的活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