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萧良先是邀请众人到行政综合楼,整体介绍西南塘研究基地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的建成情况,接着邀请王相泉、杨荣衍、吕继文等一行人走进真正的研究基地。
这也是西南塘研究基地成立以来,极罕见的向外界展现内部布局以及目前蜗巢科技正进行一部分研究情况。
照顾到王相泉、罗智林、钟云峰、廖宝军等人都不是专业人士,上午的调研参观,不会涉及太高深的理论交流研讨,萧良在更为详细的讲解石墨烯发现过程中,重点介绍、展示这几年蜗巢科技在实验室、研发人才梯队等研发体系各方面的建设情况。
“……这里是我们C66课题组进行石墨材料预处理的实验室,石墨材料进行严格的预处理,对其内部晶体结构进行规整,为机械剥离做准备。当然,预处理、观察衬底的选择以及制备,我们都进行了大量的摸索与尝试。去年上半年,我们通过机械剥离法,成功制备出第一片石墨烯,也仅有几平方微米大小,约为成年人一根头发的千分之一二,工作的艰巨还是可见一斑的。很多同行实验室短时间可能还不具备相应的制备条件,不过,我们准备了一些预处理过的石墨材料及成品样本,可以供同行研究所用,”
“……蜗巢科技作为一家商业机构,最初决定进入石墨烯领域展开深入研究,也是注意到前人在这一领域三四十年以来的研究,虽然以理论为主,但也早就预测了其在电子材料、能源存储以及散热材料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同时,各种石墨材料的深入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研究的重心所在——这是我们前期奠定锂电优势技术的核心,不敢马虎大意。星源时代想在锂电领域真正站稳脚,保持好不容易争取到的领先地位,仅仅在工程技术层面展开研究,是远远不够的。锂电领域的研发经费,我们差不多将三分之一的额度,都投到相关基础理论研究上。石墨烯是我们在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尝试方向。而在成功用机械剥离法制备出第一片石墨烯之后,我们又立即从化学气相沉积、拓扑化学等领域着手,进一步研究石墨烯的制备办法。当然,很多研究工作目前还没有形成确切的成果,但我们这次也打算拿出来,跟同行分享。这主要也是我们认识到,石墨烯要进入真正的商用化,还有相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