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中旬鸿盈科技最终以每股十港元(一百二十亿港元市值)的股价,将萧良所持有的二十亿可转债,进行了转股。
萧良个人持有鸿盈科技股票增加到八亿股,占总股本十四亿股的57.1%。
“为新一代iPod额外预留每月一百万台的产能空间,是不是太夸张了?”
鸿盈科技四月下旬的一次内部会议上,一贯信服萧良决定的何宏泰、张殷彪等人,也是难得的对萧良的决定提出质疑。
苹果公司新一代iPod播放器工程样机已经送到东洲。
因为鸿盈科技有派工程师团队,全程参与新一代iPod的细节改进,这边也是早就同步做好工艺及生产上的准确。
不过,第一代iPod发布半年以来,每月的销量就在二三十万只之间,新一代的产品哪怕功能更为强大、完善,但苹果公司跟他们签署的合约,也就预定每个月四五十万台的弹性OEM代工规模。
萧良却要求鸿盈科技再额外预留每月一百万台的产能。
这是什么概念?
这差不多是工业园二期工程建成之后,还能挖掘的最大产能潜力了,哪怕拿出去全力争取中低端代工订单,每月至少也能创造两千万的盈利。
萧良有意压制产能爬坡的速度,有意将这些产能空间都给苹果的新一代iPod播放器预留下来,不仅不能创造利润,还极大压制生产效率的提升。
萧良甚至还要求鸿盈科技,为iPod爆量提前组织生产备料,这将极大占用他们宝贵的资金储备。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